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要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的成果轉化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實際行動。”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學史力行,要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經驗、智慧和力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向著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前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推動發展上力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學習黨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堅持求真務實、擔當作為,創造性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著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努力做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新業績。”在推動發展上力行,就是要始終聚焦于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不斷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學史力行,就要做到知行合一,真抓實干促發展,在高質量發展中創造人民的美好生活。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根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從“為人民服務”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裝在心里,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在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中,要深入人民群眾進行調查研究,把人民群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弄清楚、搞明白,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舉措。同時,以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人民群眾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
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在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歷史關頭,我們黨都堅持從人民利益出發,把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作決策、定政策的最高標準。在推動發展上力行,就是要不斷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完善就業優先政策體系,創新適應各種新業態發展的就業政策,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加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加快發展公共衛生事業,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等。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具體實踐中,把實施民心工程作為有力抓手,持續用力推進民心工程不斷走深走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強機遇意識,破解發展難題
歷史發展有其規律。只要把握住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百年的奮斗中,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種歷史機遇。”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困苦,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就是因為始終遵循歷史規律,善于在重大關頭把握歷史前進的方向,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始終保持歷史主動。在推動發展上力行,就要增強機遇意識,把握歷史大勢,不斷破解發展難題。
當前,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我們必須從全局高度轉換發展思路,從國內發展的總體態勢中看到自身發展的優勢和潛能,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培育國內大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開辟新的空間。在當前國際形勢充滿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必須積極作為,堅持立足國內,依托國內大市場優勢,化解外部沖擊帶來的影響,確保在極端情況下我國經濟基本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善于把握歷史大勢、善于用好歷史機遇的優良傳統。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通過建立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釋放內需潛力,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使建設超大規模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等;優化營商環境,協調好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市場主體的利益關系;注重國內與國際市場協調發展,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連接和暢通對接;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促進國際合作。促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互補互動,不斷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增強中國市場對世界的吸引力,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
回望黨的百年歷史,無論在多么強大的敵人面前,在多么艱險的考驗面前,我們黨都能以非凡的勇氣和高超的智慧攻堅克難、贏得勝利。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創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在推動發展上力行,就要大力發揚我們黨重視創新創造的精神品格,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科技為先,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必須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扎扎實實成效。
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創新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為我國高質量發展賦能。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把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和關鍵核心技術,整合優化科技資源,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最大限度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針對我國產業發展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重塑經濟發展優勢,著力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實現綠色發展。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實干方能興邦,實干方能強國,實干方能富民。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把學習黨史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著力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厚植高質量發展優勢,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腳踏實地、砥礪奮進,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