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將敵人打回談判桌前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正處于相持階段,停戰談判已進行一年有余,美國為增加談判籌碼,企圖在戰場對我發動新的攻勢,妄想以戰場上的勝利迫使我同意其在談判中的無理要求。10月8日,美方代表單方面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并叫囂:“讓大炮和炸彈和你們辯論吧!”14日,美國糾集的“聯合國軍”對我15軍45師駐防的五圣山前沿陣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動突然進攻,展開了所謂“金化攻勢”。五圣山位于三八線以北約30公里,是朝鮮中部的絕對制高點,如果失守,我方將后退200公里無險可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背后有一個村莊叫上甘嶺,因此我方稱這場戰役為“上甘嶺戰役”。
指揮“聯合國軍”的主將范弗里特原計劃在5天之內、以200人傷亡的代價拿下這兩個高地,但是經過43天慘烈的戰斗,“聯合國軍”投入60000余兵力、發射炮彈190余萬發、投炸彈5000余枚、付出25000余人傷亡的代價,仍然寸土未得。上甘嶺戰役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士氣,此后,敵再未發動營以上攻勢。這一戰,打出了我國威軍威,奠定了朝鮮南北疆界,將敵人打回到談判桌前,加速了朝鮮停戰談判的進程。
“像從地底下冒出來”的坑道戰術。10月14日凌晨,敵出動300多門火炮、27輛坦克,以每秒6發的火力密度對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陣地進行火力準備,隨后,以7個營的兵力發動猛攻。然而,敵未料到在經過持續一小時的密集炮火轟炸之后,仍有大量志愿軍“像從地底下冒出來”一樣對進犯之敵迎頭痛擊。當日,敵對我兩個陣地發射炮彈30余萬發、投炸彈500余枚,我表面工事全被摧毀,半數表面陣地失守,我軍退守坑道。當日晚間,我軍依托坑道組織反擊,將陣地悉數奪回。此后7天,我軍以寡敵眾,在敵優勢火力下,與敵展開激烈的拉鋸戰,以傷亡3500余人的代價,殲敵7000余人,頂住了敵軍的瘋狂進攻。
在如此猛烈的敵軍炮火打擊下能取得這樣的戰果,與我軍靈活運用坑道戰術密不可分。在上甘嶺戰役爆發前,為貫徹毛澤東提出的“持久作戰,積極防御”的作戰方針,按照上級部署,我軍在上甘嶺陣地反斜面(即敵進攻山體的背面)構筑起“能防、能攻、能機動、能生活”的完整的坑道體系。每條坑道有兩個以上出口,坑道洞內寬1.2米、高1.7米、頂厚30米以上。這種建在反斜面的堅固的坑道工事,充分利用各種火炮的射擊死角和自然山體作掩護,有效削弱了敵炮火優勢,使我有生力量在敵猛烈炮火的攻擊下能得以最大限度保存。因此,當敵炮火延伸、步兵沖鋒時,我坑道部隊即可迅速沖出,發揮我軍近戰優勢,與敵步兵展開搏斗。
10月20日,經過激烈戰斗,敵軍占領我大部分表面陣地,我軍由于傷亡過重,無力反擊,遂退守坑道,由此,戰役進入坑道作戰階段。此后,我坑道部隊廣泛開展群眾性冷槍冷炮運動,從坑道內不斷派出小股部隊主動出擊,破壞敵人修筑的工事,“零敲碎打收拾敵人”,以較少的代價殲滅敵人大量有生力量,使敵人日夜惶恐不安,無法穩固占領表面陣地。僅在坑道作戰前十天里,各坑道就組織小股部隊主動出擊158次、殲敵2000余人,將敵人拖在坑道上方的表面陣地無法前進一步,為我后方部隊準備大反擊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不僅本身戰術俏皮,同步兵的協調也十分默契”。在上甘嶺戰役中,我炮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我方火力較弱、步兵沖擊路程較遠等劣勢,志愿軍在常規步炮協同戰術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假火力準備、假沖擊、炮火假轉移等戰術,使我炮火威力倍增,對敵造成有效殺傷。
在戰役前7天的拉鋸戰中,炮兵與步兵協同作戰,防守時炮兵組成多道火力攔阻線協助步兵襲擊集結、沖擊、增援之敵,反擊時步兵緊跟炮兵彈幕前進,猛烈的炮火支援有效殺傷敵有生力量,摧毀敵步兵工事和炮兵陣地,有力配合了我軍防守與反擊。
在坑道作戰階段,我炮兵各部分工負責保障各坑道口的安全,隨時響應步兵呼叫給予火力支援,破壞封鎖我坑道口的敵據點工事,掩護我小股部隊出擊殲敵,集中射擊表面陣地上的敵軍,“以準確而猛烈的炮火支援,有效地保護了坑道口的安全,給了占領表面陣地之敵以大量殺傷,對取得坑道作戰的勝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0月30日22時,我軍集中各炮群以排山倒海之勢展開大反擊,開始了我志愿軍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炮戰。5分鐘炮火急襲后,炮火延伸,我步兵佯攻,此時敵軍從殘破的工事中爬出,搶修工事,展開隊形,等待我步兵沖擊。然而我步兵并未沖擊,炮火卻殺了個回馬槍,對已經展開的敵軍再次進行了10分鐘炮火急襲。如此反復數次,直接給敵軍造成重大傷亡,摧毀敵工事70%以上,為我步兵沖擊掃清了障礙,使步兵得以較為順利地奪回陣地。此后的反擊和鞏固戰斗中,我炮兵以靈活的戰術和強大的火力配合步兵作戰,“步炮協同愈打愈密切,戰斗傷亡亦逐漸減少”。到11月25日,我已恢復所有陣地,而敵再無力發動進攻,上甘嶺戰役勝利結束。
上甘嶺戰役中,我炮兵投入輕重火炮總計500多門,發射炮彈40多萬發,炮火斃傷敵軍12800余人,對戰役勝利起到重要作用。第15軍軍長秦基偉總結戰役時說:“凡參戰部隊炮兵均組織得較好,快、準、狠,不僅本身戰術俏皮,同步兵的協調也十分默契。步兵部隊上下都感到滿意。”
“堅信我們一定勝利”的戰斗精神。我軍在敵火力、兵力、后勤等全方位絕對優勢的碾壓下,在區區3.8平方公里的兩個小山頭激戰43天,寸土未失。背后支撐我軍勝利的最強大的力量,正是那無與倫比的戰斗精神。
在戰斗中,我志愿軍官兵從上到下都充滿著敢打敢拼、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45師師長崔建功說:“打剩一個連,我去當連長,打剩一個班,我去當班長。”43天的激戰中,我軍涌現出無數令人震撼的戰斗英雄。特級戰斗英雄黃繼光,在身負七處重傷、左腿被炸斷的情況下,用盡最后一絲力氣,用血肉之軀堵住敵人射擊孔,為部隊開辟沖鋒道路;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孤身一人擊退敵40余次進攻,殲敵280余人,自身卻毫發無傷;一級戰斗英雄孫占元,在被炸斷雙腿的情況下,用機槍消滅敵軍80余人,彈藥打光之后,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志愿軍第15軍戰后編撰的戰史資料記載:“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舍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在坑道作戰階段,由于敵人的封鎖,我運輸隊很難及時將物資運進坑道。火線運輸員往往要付出幾條生命的代價才能運進一袋餅干、一壺水,運輸線上撒滿了被炸飛的慰問袋、蘿卜、蘋果、饅頭,以及運輸員的鮮血。整個戰役中,運輸人員傷亡達1700余人,占我軍整個傷亡人數的14%。而在坑道中,官兵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堅守著坑道陣地。坑道內缺糧斷水,有些坑道連續幾日斷水,只能喝尿維持生命。敵人用炮轟炸坑道口,用巨石堵塞坑道口,用毒氣彈、硫黃往坑道里熏,用鐵絲網纏成團堵塞通氣口,從坑道頂部鑿眼裝炸藥爆破等等,使我坑道部隊處境雪上加霜。坑道里空間狹小,彌漫著硝煙味、硫黃味、血腥味、糞便味,讓人窒息。惡劣的環境中缺醫少藥,許多傷員傷口無法得到處理,化膿潰爛,甚至犧牲在坑道中。在艱苦的環境中,官兵團結一心,以強大的戰斗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守著。他們在感謝祖國人民慰問的回信中寫道:“我們除了戰斗以外,就是說笑和娛樂,談著我們的勝利,談著祖國的偉大,還唱著歌曲。我們的心情永遠都是愉快的,絲毫沒有因為被敵人封鎖和破壞坑道口而感到恐懼,因為我們知道任務的重大,明確戰斗的意義,堅信我們一定勝利!”
在上甘嶺戰役中,我志愿軍以鋼鐵一般的戰斗意志和鋼鐵一般的戰斗精神,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擊潰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西方侵略者靠幾門大炮就能使中國人民屈服的時代徹底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