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戰為什么成為八路軍、新四軍的主要作戰方式?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由局部抗戰轉變為全民族抗戰。
事變發生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發出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同一天,中央書記處指示中共中央北方局:“不管日方將擴大為大規模戰爭或將暫時取外交壓迫形式”,都要“堅決保衛平津保衛華北”,并“著手組織抗日義勇軍,準備進行艱苦的游擊戰爭”。8月1日,毛澤東、張聞天在關于紅軍作戰原則致周恩來等的電報中指出:我軍應“執行獨立自主的分散作戰的游擊戰爭,而不是陣地戰,也不是集中作戰,只有如此才能發揮紅軍特長,給日寇以相當打擊。”初步確立了我軍在抗戰中的作戰方針。
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并立即挺進華北敵后。對于八路軍的作戰方針,毛澤東先后致電周恩來、彭德懷等人,明確指出:“整個華北工作,應以游擊戰爭為唯一方向。”“要告訴全黨(要發動黨內黨外),今后沒有別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擊戰爭。為此目的,紅軍應給予一切可能的助力。”11月8日,毛澤東再次強調:“華北正規戰爭階段基本結束,游擊戰爭階段開始。這一階段游擊戰爭將以八路軍為主體,其他則附于八路軍,這是華北總的形勢。”因此,全民族抗戰開始,中共中央就確立了堅持敵后游擊戰的基本方針。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之所以將游擊戰作為主要作戰方式,從根本上講是敵強我弱這一客觀形勢所決定的。同時,我國是大國,地域廣大,日本雖是強敵但兵力有限,只可能占領城市與重要交通沿線,這就為八路軍、新四軍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提供了生機和發展空間。
眾所周知,八路軍挺進華北作戰取得第一次大勝利是平型關戰斗。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靈丘的平型關一帶,將來犯的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一千余人全部殲滅,擊毀汽車百余輛、馬車兩百輛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平型關戰斗沉重打擊了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
參加平型關戰斗的八路軍第115師有三個團,兵力約6000人,是主要作戰部隊。而進入伏擊圈的日軍部隊主要是汽車隊和輜重大車隊,共有1100余人,被壓縮包圍在兩山之間的山谷里。雖然不全是戰斗人員,但被圍日軍仍然顯示出很強的戰斗力,敵我雙方激戰6小時才解決戰斗。
指揮平型關戰斗的第115師師長林彪在戰后總結說:“敵人確實是有戰斗力的,我們過去從北伐到蘇維埃戰爭中還不曾碰過這樣強的敵人。我所說的強,是說他們的步兵也有戰斗力,能各自為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戰后只見戰場上敵人尸骸遍野,卻捉不著活的。敵人射擊的準確,運動的隱蔽,部隊的掌握,都頗見長。對此種敵人作戰,如稍存輕敵觀念,作浮躁行動,必易受損失。”
平型關戰斗是典型的伏擊戰,八路軍占據了絕對有利的地形,但在戰斗中仍付出了重大犧牲。這樣的戰斗固然可以提振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但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如果始終采用這樣的作戰方式,這樣若干次大的戰斗下來,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另外一方面,挺進敵后建立根據地之后,雖然八路軍、新四軍得到了大的發展,但武器裝備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并沒有改變,無法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且深受武士道毒害的日軍展開大規模的陣地戰,更不用說展開決戰。所以,唯有游擊戰才能在消滅敵人的同時保存自己。正如周恩來后來所說的:“在抗日戰爭時期,敵人裝備好,我們只好上山,開展山地游擊戰。”
隨著抗日戰爭的發展和八路軍的戰略展開,抗日游擊戰爭的正確性不斷得到驗證。1938年5月,毛澤東發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以“戰爭的基本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為依據,全面系統闡述了游擊戰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文章指出,一個大而弱的國家被一個小而強的國家所攻擊,因此抗日游擊戰爭主要的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抗日游擊戰爭雖然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仍然處于輔助的地位,但是必須放在戰略觀點上加以考察。
在1938年11月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進一步指出:“必須把過去的正規軍和運動戰,轉變成為游擊軍(說的是分散使用,不是說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和游擊戰,才能同敵情和任務相符合”“中國的抗日游擊戰爭,就其特殊的廣大性和長期性說來,不但在東方是空前的,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也可能是空前的。”毛澤東從戰略地位強調了游擊戰的重要性,這對促進抗日游擊戰爭的迅猛發展起了重要作用。